1. <i id="m9odk"><span id="m9odk"></span></i>
      1. <u id="m9odk"></u>

        政院公考歡迎您的訪問!
        地市導航: 蕪湖 合肥 蚌埠 阜陽 安慶 淮北 宿州 淮南 滁州 六安 銅陵 馬鞍山 宣城 黃山 池州 亳州

        最新資訊

        時事政治

        資料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資料專區 > 專業課

        公務員考試中專業課計算機常考知識點

        Internet的主要組成部分:① 通信線路;②路由器:③服務器與客戶機;④信息資源。

        TCP/IP的四個層次:網絡接口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

        其中:

        網絡接口層:這是TCP/IP軟件的最低層,負責接收IP數據報并通過網絡發送之,或者從網絡上接收物理幀,抽出IP數據報,交給IP層。

         

        網絡層:負責相鄰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處理來自傳輸層的分組發送請求,收到請求后,將分組裝入IP數據報,填充報頭,選擇去往信宿機的路徑,然后將數據報發往適當的網絡接口。二、處理輸入數據報:首先檢查其合法性,然后進行尋徑--假如該數據報已到達信宿機,則去掉報頭,將剩下部分交給適當的傳輸協議;假如該數據報尚未到達信宿,則轉發該數據報。三、處理路徑、流控、擁塞等問題。

         

        傳輸層:提供應用程序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傳輸。為實現后者,傳輸層協議規定接收端必須發回確認,并且假如分組丟失,必須重新發送。

         

        應用層 向用戶提供一組常用的應用程序,比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訪問、遠程登錄等。遠程登錄TELNET使用TELNET協議提供在網絡其它主機上注冊的接口。TELNET會話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虛擬終端。文件傳輸訪問FTP使用FTP協議來提供網絡內機器間的文件拷貝功能。

        應用層協議常用的有TELNET,FTP,SMTP和HTTP

        TCP/IP協議:UDP協議是一種單工的、面向無連接的、不可靠的傳輸層協議。由于不需要連接,其實時性要高于TCP協議,但可靠性較差,一般可以用來傳輸實時性強,但準確性要求不高的場合。TCP協議與UDP相反,一般用在準確性要求較高的場合。FTP為文件傳輸協議,其為應用層協議。IP為網絡層協議,用來實現不同子網間的互聯。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物理層:是OSI模型的最低層,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

        數據鏈路層:是OSI模型的第二層,它控制網絡層與物理層之間的通信。網橋在數據鏈路層上實現局域網互連;

        網絡層:是將網絡地址翻譯成對應的物理地址并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傳輸層:是負責確保數據可靠、順序、無錯地從A點傳輸到B點。

        會話層:是負責在網絡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和維持通信。

        表示層:是應用程序和網絡之間的翻譯官,數據將按照網絡能理解的方案進行格式化。

        應用層:是負責對軟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網絡服務。

        采用分層次的結構原因:各層功能相對獨立,各層因技術進步而做的改動不會影響到其他層,從而保持體 系結構的穩定性。

        操作系統的功能:1. 進程管理:進程管理主要是對處理器進行管理。CPU是計算機系統中最寶貴的硬件資源。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操作系統采用了多道程序技術。當一個程序因等待某一條件而不能運行下去時,就把處理器占用權轉交給另一個可運行程序。或者,當出現了一個比當前運行的程序更重要的可運行的程序時,后者應能搶占CPU。為了描述多道程序的并發執行,就要引入進程的概念。通過進程管理協調多道程序之間的關系,解決對處理器實施分配調度策略、進行分配和進行回收等問題,以使CPU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正是由于操作系統對處理器管理策略的不同,其提供的作業處理方式也就不同,從而呈現在用戶面前的就是具有不同性質的操作系統,例如批處理方式、分時處理方式和實時處理方式等。
        2.存儲管理:存儲管理主要管理內存資源。隨著存儲芯片的集成度不斷地提高、價格不斷地下降,一般而言,內存整體的價格已經不再昂貴了。不過受CPU尋址能力以及物理安裝空間的限制,單臺機器的內存容量也還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多個程序共享有限的內存資源時,會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如何為它們分配內存空間,同時,使用戶存放在內存中的程序和數據彼此隔離、互不侵擾,又能保證在一定條件下共享等問題,都是存儲管理的范圍。當內存不夠用時,存儲管理必須解決內存的擴充問題,即將內存和外存結合起來管理,為用戶提供一個容量比實際內存大得多的虛擬存儲器。操作系統的這一部分功能與硬件存儲器的組織結構密切相關。

        3.文件管理:系統中的信息資源(如程序和數據)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外存儲器(如磁盤、光盤和磁帶)上的,需要時再把它們裝入內存。文件管理的任務是有效地支持文件的存儲、檢索和修改等操作,解決文件的共享、保密和保護問題,以使用戶方便、安全地訪問文件。操作系統一般都提供很強的文件系統。

        4.作業管理:操作系統應該向用戶提供使用它自己的手段,這就是操作系統的作業管理功能。按照用戶觀點,操作系統是用戶與計算機系統之間的接口。因此,作業管理的任務是為用戶提供一個使用系統的良好環境,使用戶能有效地組織自己的工作流程,并使整個系統能高效地運行。

        5,設備管理:操作系統應該向用戶提供設備管理。設備管理是指對計算機系統中所有輸入輸出設備(外部設備)的管理。設備管理不僅涵蓋了進行實際I/O操作的設備,還涵蓋了諸如設備控制器、通道等輸入輸出支持設備。除了上述功能之外,操作系統還要具備中斷處理、錯誤處理等功能。操作系統的各功能之間并非是完全獨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的關系。

        計算機網絡組成:一個計算機網絡包含有3個主要組成部分:①若干主機(host),它可以是各種類型的計算機,用來向用戶提供服務;②一個通信子網,它由一些通信電路和結點交換機組成,用于進行數據通信;③一系列通信協議,這些協議是為主機與主機、主機與通信子網或通信子網中各結點之間通信用的,協議是通信雙方事先約定好的和必須遵守的規則,它是計算機網絡不可缺少的部分。


        國家信息基礎結構的組成:①計算機等硬件設備;②高速信息網;③軟件;④信息及應用;⑤開發信息的人員。

        數據通信技術:報文交換:以報文為單位,在網絡層進行;
        分組交換:以分組為單位,在網絡層進行;
        幀中繼交換:以幀為單位,在數據鏈路層進行;
        異步傳輸模式(ATM):以信元為單位,在數據鏈路層進行。

         

        網絡拓撲結構及其特性:計算機網絡拓撲是通過網絡中結點與通信線路之間的幾何關系表示網絡結構,反映出網絡中各實體間的結構關系。拓撲設計是建設計算機網絡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各種網絡協議的基礎,它對網絡性能、系統的可靠性與通信費用都有重大影響。

        1.星型拓撲結構 :   星型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連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電話都屬于這種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圖(a)為電話網的星型結構,圖(b)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以太網(Ethernet)星型結構,處于中心位置的網絡設備稱為集線器,英文名為Hub。
        (a)電話網的星行結構(b)以Hub為中心的結構:這種結構便于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于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于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于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采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這種網絡拓撲結構的一種擴充便是星行樹,如下圖所示。每個Hub與端用戶的連接仍為星型,Hub的級連而形成樹。然而,應當指出,Hub級連的個數是有限制的,并隨廠商的不同而有變化。還應指出,以Hub構成的網絡結構,雖然呈星型布局,但它使用的訪問媒體的機制卻仍是共享媒體的總線方式。
        2.環型網絡拓撲結構 :   環型結構在LAN中使用較多。這種結構中的傳輸媒體從一個端用戶到另一個端用戶,直到將所有端用戶連成環型,如圖5所示。這種結構顯而易見消除了端用戶通信時對中心系統的依賴性。
        環行結構的特點是,每個端用戶都與兩個相臨的端用戶相連,因而存在著點到點鏈路,但總是以單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戶和下游端用戶之稱。例如圖5中,用戶N是用戶N+1的上游端用戶,N+1是N的下游端用戶。如果N+1端需將數據發送到N端,則幾乎要繞環一周才能到達N端。 環上傳輸的任何報文都必須穿過所有端點,因此,如果環的某一點斷開,環上所有端間的通信便會終止。為克服這種網絡拓撲結構的脆弱,每個端點除與一個環相連外,還連接到備用環上,當主環故障時,自動轉到備用環上。
        3.總線拓撲結構 :   總線結構是使用同一媒體或電纜連接所有端用戶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連接端用戶的物理媒體由所有設備共享,如下圖所示。使用這種結構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確保端用戶使用媒體發送數據時不能出現沖突。在點到點鏈路配置時,這是相當簡單的。如果這條鏈路是半雙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簡單的機制便可保證兩個端用戶輪流工作。在一點到多點方式中,對線路的訪問依靠控制端的探詢來確定。然而,在LAN環境下,由于所有數據站都是平等的,不能采取上述機制。對此,研究了一種在總線共享型網絡使用的媒體訪問方法:帶有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英文縮寫成CSMA/CD。 這種結構具有費用低、數據端用戶入網靈活、站點或某個端用戶失效不影響其它站點或端用戶通信的優點。缺點是一次僅能一個端用戶發送數據,其它端用戶必須等待到獲得發送權。媒體訪問獲取機制較復雜。盡管有上述一些缺點,但由于布線要求簡單,擴充容易,端用戶失效、增刪不影響全網工作,所以是網絡技術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

        計算機網絡的特點:計算機網絡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資源的共享,計算機資源主要指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數據。網絡用戶可以使用本地計算機資源,可以通過網絡訪問聯網的遠程計算機資源,也可以調用網上幾臺不同的計算機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網絡協議的基本概念:網絡協議主要由以下三個要素組成:①語法:即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和格式;②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的響應;③時序:即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計算機網絡的特點:建立計算機網絡的目的在于共享資源,次要目的是建立通信系統。入網的計算機都是"自治計算機","自治"的含義是可以脫離網絡而獨立工作。它們不能各自遵循自己的網絡協議,而是要遵循全網統一的網絡協議。計算機網絡不同于分布式系統,分布式系統是一個統一的邏輯整體,其內部結構對用戶透明,系統可以動態地為每臺計算機分配工作。計算機網絡則是一個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自治計算機"的聯合體,不能由系統統一分配工作。因此,用戶要使用網絡資源,就必須知道資源在哪一臺計算機上。

         

        局域網特性:決定局域網特性的主要技術是傳輸介質、拓撲結構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選擇拓撲結構時,應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三點:費用低、靈活性和可靠性。

        根據10BASE-T以太網協議的規定,應使用雙絞線作為通信介質,計算機連接到集線器的雙絞線最大長度為100m。如果使用雙絞線連接兩臺集線器。則兩臺機器的最遠距離可達300m。根據10BASE-5以太網協議的規定,應使用粗同軸電纜作為通信介質,每根同軸電纜的最大長度為500m。經中繼器連接后,兩臺計算機之間的距離可以達到2500m(中間最多經過四個中繼器)。如果用粗纜連接兩臺集線器,構建10BASE-T以太網,兩臺集線器之間的距離為500m,集線器到計算機的線纜長度要遵守100m的規定,總長為700m。

        局域網應用技術
        802.7是對光纖傳輸技術的LAN制定的標準。
        802.8是對時間片分隔環網制定的標準。
        802.9是對等時以太網制定的標準。
        802.3U是對100Mbps快速以太網制定的標準。

        FDDI的主要特性:在這種編碼中每次對四位數據編碼,每四位數據編碼成五位符號。差分曼徹斯特編碼是一種使用中位轉變來計時的編碼方案。數據通過在數據位開始處轉變來表示,令牌環局域網就是利用差分曼徹斯特編碼方案。

        網絡管理:計費管理負責記錄網絡資源的使用,計費管理也稱為記賬審計管理,包括收集并處理網絡計費信息。
        ①計費管理的目的:跟蹤個人和團體用戶對網絡資源的使用情況,對其收取合理的費用;控制和監測網絡操作的費用和代價。
        ②計費管理的主要作用:測量和報告基于個人或團體用戶的計費信息,分配資源并計算用戶通過網絡傳輸數據的費用,然后給用戶開出賬單。
        ③計費管理的功能包括:建立和維護計費數據庫,能對任意一臺機器進行計費:建立和管理相應的計費策略;能夠對指定地址進行限量控制,當超過使用限額時將其封鎖;并允許使用單位或個人按時間、地址等信息查詢網絡的使用情況。

        文件傳輸協議
        評 析:SMTP是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FTP是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UDP是用戶數據報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TELNET是遠程終端訪問協議(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文件傳輸就是使用的FTP協議。

         

        遠程登錄服務   HTTP是超文本傳輸協議;FTP是文件傳輸協議;POP3是接收電子郵件的協議;TELNET是遠程登錄。

        Internet接入方法:家庭計算機用戶上網可使用多種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電話線加上MODEM;②有線電視電纜加上Cable MODEM;③電話線加上ADSL;④光纖到戶(FTTH)。

        調制解調器的分類
        評 析:調制解調器(Modem)按其調制方式可分為如下3類:①基帶調制解調器;②音頻調制解調器;③無線調制解調器。

        IP地址分類:202.119.230.80是C類地址。
        168.10.0.1是B類地址。
        224.0.0.2是D類地址。
        10.10.5.168是A類地址。

         

         

        報名咨詢:
        1、咨詢電話:0553-3847100 18955395110 18955324110
        2、權威網站:安師大政院公考網 m.uavnantdjappp.com
        3、報名地址:
        花津校區: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新校區
        匯金校區:蕪湖市匯金廣場A座2309-2307
        上一篇:安徽省計算機專業訓練題 下一篇:計算機應用基礎試題及參考答案
        皖ICP備14014304號-2皖公網安備34020302000199號
        div>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aⅤ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_av在线不卡网站无码18禁
          1. <i id="m9odk"><span id="m9odk"></span></i>
            1. <u id="m9odk"></u>

              日本中文一区免费观看 | 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在线观看激情AV更新 | 日韩一本一区二区三四区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